常规体检 别再花冤枉钱了 5个检查常规体检不用做 这些项目一定要重视

面对复杂的体检项目,不少人都一脸懵。是不是体检的项目越多越好?哪些项目是不必要的呢?下面提到的5项,普通人的常规体检不用做,大可不必花冤枉钱。
1.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大多数肿瘤标志物不够敏感和特异。
指标异常,不代表就一定有肿瘤;指标正常,也不能肯定地说没有肿瘤。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通常被用作疑似癌症患者的检查项目之一,或者用于监测癌症患者的疾病发展。
对于常规体检来说,基本上没什么意义,完全没必要把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2.癌症基因筛查
市场上宣传“一滴唾液就能筛查出癌症”的针对普通人的那种基因检测,不建议把它作为体检项目。
基因检测只能表明一个人是否有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
而目前,我们能够清晰确定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还不多。有,患癌风险不一定明确;没有,也不能排除患癌的可能。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检测特定基因来判断癌症风险,从而帮助医生对预防方案做出决策。但是,如果没有有家族遗传史的朋友,这样的检测会很浪费钱。
3. 微量元素检测
【常规体检 别再花冤枉钱了 5个检查常规体检不用做 这些项目一定要重视】
一方面,这种检测不能准确反映体内微量元素的水平。
更重要的一方面,只要饮食均衡、生病等特殊情况下注意补充,孩子一般也不会缺乏微量元素。
早在2013年,当时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就明确规定:
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处理。
4.x光胸片
发烧、咳嗽,怀疑肺部感染炎症时,X 线胸片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检查方式。
但是,如果用X线胸片作为常规体检,检查癌症就不那么明智了。其实早期肺癌胸片的漏诊率是比较高的。
因为正位胸片上,很大一部分肺部和心脏、纵隔等组织重合在一起,不太容易看到早期病灶。
你为什么不把这个项目从体检表上划掉呢?
5. PET-CT

“一次检查看遍全身病灶”往往是体检机构在推荐PET-CT时的口号。
PET-CT 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它对于癌症分期、转移复发的鉴别、肿瘤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指导等,意义巨大。
然而,它在常规体检中的作用并不那么好。
PET-CT 检查确实有能力在体检人群中找到可能的肿瘤病灶,但比起其他筛查方式并没有明显的检出优势。还会因为居高不下的假阳性结果,成为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温床。
因此,专家普遍建议PET-CT不适合作为普通体检项目。
应该选择哪些体检项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有了定期体检的意识,这是好事。
其实,现在许多完全标准化的单位套餐,并不适合所有人,最好能在体检之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咨询一下专业医生的推荐建议。
以下是对常规体检项目的建议:

在此基础上,在专家的建议下,可以适当增加适合你的考试项目。
比如,如果血压血脂血糖高,那医生可能会建议加测颈动脉超声、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等,来进一步评估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女性朋友别忘了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

20至39岁的妇女每3年接受一次乳腺专家检查,包括乳房外的观察和触诊;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房x光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高危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MRI。
如果想筛查肺癌,那么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胸部 CT,安全更有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