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博士农村育苗记:身沾泥土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90后”博士农村育苗记:身沾泥土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许书林在大棚内进行育苗试验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中新网长治2月24日电 题:“90后”博士农村育苗记:身沾泥土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作者 杨静 张月
“刚给客户把种苗装上车 , 现在正在做育苗试验 , 这两天有点儿忙 。”24日 ,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 , 山西一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育苗大棚门口 , 刚把种苗装车的“90后”“育苗小伙”许书林满头大汗 , 黑色的鞋子和裤子上还沾着泥土 。
许书林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专业的博士生 , 2021年12月 , 他跟随农业大学教授一起来到长子 。在对长子县蔬菜育苗产业、蔬菜种植产业等进行调研后 , 选择留在山西一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该公司是长治市唯一一家从事各种蔬菜种苗嫁接、反季节培育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农资配套、技术跟踪、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农业高科技综合企业 。“对我的专业来说 , 留在这里进行科研是最合适的 。”许书林说 。
“90后”博士农村育苗记:身沾泥土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长子县立足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 , 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全域有机农业建设项目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最近一直在大棚里进行育苗试验 , 过年也没回家 。”许书林告诉采访人员 , 留在长子的这段时间 , 一方面已经进行了农用酵素制作和生物有机肥制作 , 为开春生产做好准备 , 同时也为当地有机育苗和种植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
此外 , 许书林还在当地开展有机农业的技术培训和对接 , “让大家学习中国农业大学的技术 , 为后续的有机生产打基础 。”
许书林告诉采访人员 , 下一步 , 将结合一田种苗已具备的技术体系 , 充分利用当地废弃物资源 , 通过秸秆和粪便发酵研发优质育苗基质 , 收集废弃果蔬进行农用酵素生产和技术推广 , 建立技术集成与标准研发基地 。
“90后”博士农村育苗记:身沾泥土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长子县希望吸引更多人才、技术、项目 , 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迸发强劲动能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近年来 , 长子县立足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 , 优化供需对接路径 , 依托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富集等优势 , 发挥当地优质多样的农副产品、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等优势 , 摸清项目需求 , 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全域有机农业建设项目 , 建立县、乡、村三级农田转化有机肥生产技术试验示范点 , 推进全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开花结果 。
吕邦列是国杰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 他在当地重点开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与发展研究 , 帮助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 。“希望用一种创新的有机合作社方式把当地农民有效组织起来 , 共同应对市场 , 推动长子县有机农业发展 , 助农增收 。”
“正月一直留在长子 , 工作之余感受了长子的年味儿 。”吕邦列说:“希望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 为长子县的农业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
【“90后”博士农村育苗记:身沾泥土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今年以来 , 长子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 梳理县域优势和项目需求 , 对接全国各大高校 , 创优人才环境 , 引进先进技术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持续推动‘县校合作’广‘联姻’、结‘硕果’ 。”长子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李萍说 , 希望吸引更多人才、技术、项目向长子集聚 , 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迸发强劲动能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