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宁 古塔:韩城独特的古代建筑

原创 宁永泉 韩城新闻

韩城古塔众多,砖塔13座,除了吊玉寨塔外,都是风水塔。在古代,韩城人迷信风水。按照“天向西北倾,地向东南沉”的形象,塬区大部分村庄东南有风水塔,弥补了东南的不足,祈求繁荣。故题记有:“文兴阁”、“魁星楼”、“文兴楼”、“柘桂楼”、“至尊宫”、“文书记”、“莫衡”等。

优雅村塔
因建在赳赳寨西南而得名。位于市烈士陵园最高一级台地上。原名谭法塔。谭同谈,取讲道说法之意。始建于金大定十三年,明代因地震崩塌,清康熙四十一年,康县令捐俸并募化重修。
球球村塔是一座城堡式的空砖塔,八面六层,高28米。这座塔矗立在一个方形的塔基上,也被称为七层浮图。塔基东墙嵌有两块石碑,南侧碑文为:“武空子发号告上者为之,不损定记十三年”等二十四字;北侧题词为:“大金十三岁时,宝塔城于五月五日建成……”。这是禅师空死后,高僧为圆觉寺禅师所建的塔。

党家村文星塔
文星塔在西庄镇党家村村东南。清代风水塔。始建于清雍正三年,光绪年间重修。六面六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28米。一层辟西门,上刻“文星阁”三字,阁门对联:“配天配地洋洋圣道昭千古;在左在右耀耀神灵保万民”,塔前有光绪三十四年重修的报亭。二至六层面西开券窗,额刻分别是“大观在上”、“直步青云”、“文光射斗”、“云霞仙路”、“笔参造化”。底层有孔子牌位,顶层有魁星神塑像。

赞村塔
昝村塔位于昝村故镇东南,建于清代,为六面五层亭阁式空心风水砖塔,通高18米。塔身为叠涩出檐,檐短而薄。一层向西北辟宽0.92米的券门,额刻“至圣宫”,三层券窗额刻“文星”,五层刻“蕊珠”。自二层以上各面相间开券窗和圆窗共12个。塔顶檐角起翘,出檐较大,檐下作阑额兽头,塔刹残毁。

东王村塔
东王村塔位于西庄镇东王村东南,建于清代,为六面五层空心砖塔,通高21米。塔身为叠涩出檐,一层向西北辟宽1.3米的券门,额刻“文章司令”,三层无窗,石刻“青云路”,五层方窗额刻“拱辰”,自二层以上各面相间开券窗和圆窗共12个。塔顶呈亭阁式宝顶,檐下作阑头。

赵蓓村塔
北赵村塔位于原巍东镇北赵村东南,建于清代,为六面五层空心风水砖塔,通高18米。塔身立于高2.5米、边长7.2米的方台基上,叠涩檐较短,作菱角牙子。一层向西北辟方门,额刻“步云路”,五层开券龛,额刻“魁星楼”,对联字已难以辩认。塔顶檐角起翘,为攒尖宝顶。

西高门塔
西高门塔位于原巍东镇西高门村东南台地上,南傍沆水,建于清代,为六面五层空心风水砖塔,通高18.5米。塔身叠涩出檐,檐短而薄。一层向西北辟宽0.8米的方门,二至五层的窗户数分别为一、一、二、三,塔顶檐角缀风铃,塔刹残损。

宝安塔
堡安塔位于原巍东镇堡安村东南,建于清代,原在兴安寺内,为六面五层空心风水砖塔,通高18米。塔身一层向北辟宽0.6米方门,额刻“云路”,五层辟方窗,额刻“默司文衡”。一至四层各开一个券窗,叠涩出檐,作菱角牙子,檐短而薄。塔顶檐角起翘,缀风铃。

北高门东北塔
北高门东北塔位于原巍东镇北高门村东北,北边临沟,建于清代,为六面三层实心风水砖塔,通高14米。塔身叠涩出檐,隔层作菱角牙子,檐较短。一层向西南辟宽0.7米,深0.7米的方门。塔刹呈葫芦状。

北高门东南塔
东南塔位于北高门村东南,建于清代,为六面三层空心风水砖塔,通高11米。塔身一层面西北辟宽0.5米的方门,三层设券窗,额刻“文星楼”,二层设一券窗和二圆窗,三层又有二圆窗。叠涩出檐,顶层作菱角牙子,檐较短。塔刹为铁质,呈串珠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