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哪个族,哪个民族的是泼水节( 二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浴佛节” , 是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 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当天 , 泰国、老挝、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共同庆祝这个节日 , 东南亚民族在海外聚居地也承袭相关习俗 。 整个节庆历时数日 , 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 , 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 , 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 泼水节前面二天是去旧 , 最后一天是迎新 。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 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 , 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 , 一般持续3至7天 。 第一天傣语叫“麦日” , 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 , 叫“叭网玛” , 意为守岁 , 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 , 最吉祥的日子 。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 , 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 。 那时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 , 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 , 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 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 , 观看龙舟竞渡 。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 , 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 , 人们身着盛装 , 喜气洋洋 , 场面极为热闹 。

"桑勘比迈" , 是傣语 , 意为傣历新年 。 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 , 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 , 相互泼水 祝福 , 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 。 关于傣历新年(泼水节)的来历有一个伤感的民间故事 , 传说人间的气候本来由一位名叫捧玛乍的天神掌管 。 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冷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 , 让一位名叫捧玛点达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 。 捧玛点达拉乍自以为神通广大 , 无视天规 , 为所欲为 , 乱行风雨 , 错放冷热 , 弄得人间雨旱失调 , 冷热不分 , 苗枯死,人畜遭灾 。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 , 以四块木板做翅膀 , 飞上天庭找到天神英达提拉诉说人间的灾难 。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层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时 , 不慎撞在天门之上 , 一扇天门倒塌,将他压死在天庭门口 。 帕雅晚死后 , 天王英达提拉开始用计惩处法术高明的捧玛点达拉乍 。 他变成一位英俊小伙子 , 扮装去找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谈情 。 七位美丽的妙龄女郎同时爱上了他 。 姑娘们从小伙子的嘴里了解到自己的父亲降灾人间之事以后 , 既惋惜又痛恨 。 七位善良的姑娘为使人间免除灾难 , 决心大义灭亲 。 她们想尽办法探明了父亲的生死秘诀 。 在捧玛点达拉乍酩酊大醉之时 , 剪下他的一束头发 , 制作一张“弓赛宰”(心弦弓) , 毅然割下了为非作歹的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抱在怀中 , 不时轮换 , 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 , 洗去遗臭 。 据说这就是人们在新年期间 , 相互泼水祝福的来历 。
中国的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泼水节 , 是傣族人民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 泼水节也是傣历新年 , 傣语称"尚健"
、"尚罕" , 是送旧迎新的日子 。 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 。
每逢泼水节 , 儿童们纷纷砍竹作水枪 , 家家户户的门框、窗户上都贴上各式各样的剪纸 , 城镇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牌坊 , 顶端站立着象徵幸福吉祥的金孔雀 。 傣族男女老少则穿上节日的盛装 , 成群结队地上山去采摘野花做花房 。 中午 , 妇女则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身上 , 为佛洗尘 。 接着青年男女提着木桶、脸盆 , 互相追逐 , 你
我泼 , 水花飞溅 。 被人泼得越多 , 说明受到的祝福也就越多 , 被泼的人也就越高兴 。 节日里 , 傣族人民还要放孔明灯 , 举行龙舟比赛 。 当龙舟在江上前进时 , 船上就会不断传来"洪一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