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动物可以清除垃圾,哪些小动物是地球的清洁工( 四 )



飞鸟之王--信天翁

漫游信天翁是南极地区最大的飞乌 , 也是世界飞鸟之王 。 它身披洁白色羽毛 , 尾端和翼尖带有黑色斑纹 , 躯体呈流线型 , 展翅飞翔时 , 翅端间距可达3.4米 。

号称飞翔冠军的漫游信天翁 , 真是名不虚传 。 它日行千里 , 习以为常 , 连飞数日 , 毫不倦怠 , 甚至绕极飞行 , 也锐气不减 。 漫游信天翁还是空中滑翔的能手呢 , 它可以连续几小时不扇动翅膀 , 仅凭借气流的作用 , 一个劲地滑翔 , 显得十分自在 。

漫游信天翁被航海家誉为吉祥之鸟和导航之鸟 。 船只航行在咆哮的南大洋上时 , 通常可以看到它们不辞劳苦 , 飞奔而至 , 盘旋翱翔 , 给船只领航 。 有一次 , 笔者在前往南极洲的途中 , 遇见了漫游信天翁 , 起初人们误认为它是为了捕食船只击伤的鱼虾 。 后来发现 , 它并不尾随在船尾 , 也没有表现任何捕食的行为 , 而是一个劲地盘旋翱翔 , 时而高 , 时而低 , 时而远 , 时而近……船员们说 , 这是信天翁在给我们"导航" , 低空盘旋意味着前面有冰山或浮冰群 , 勇往直前的高飞则暗示着前面是开阔的海洋 。 但是 , 船上的鸟类学家却不同意这种说法 , 他们认为导航是假 , 好奇是真 。 信天翁从来没有或很少见到过人和船 , 出于一种好奇和本能 , 不断地追逐船只 。 他们的这一番争论 , 引得大家都笑了 。 接着 , 生物学家克里博士又补充说:"信天翁确实给考察队员带来乐趣 。 可以想象 , 经过漫长颠簸的几十个日日夜夜的航行 , 船员和考察队员们都已精疲力尽 , 寂寞万分 , 有信天翁作伴 , 不是十分高兴吗?"大家会意地点点头 。

虽然南极地区的其他海鸟如管鼻堕和蓝眼鹈等 , 也被称为导航之鸟 , 但它们与信天翁完全不同 。 它们仅在南极大陆近岸几公里处活动 , 并习惯于尾随和追逐船只 , 其目的是捕食船只击伤的鱼虾等海洋生物和吞食船员丢弃的残羹剩饭 。 当海雾迷漫、航向难辨时 , 看到这些海鸟 , 就能判断 , 离岸不远了 。 而信天翁是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上 , 起"导航"作用 , 它们两者的结合 , 使赴南极的船舶沿途都有海鸟作伴 , 别有情趣 。
4、蝇蛆是家蝇的幼虫 。 它的利用及人工养殖 , 最初是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的 。 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 , 美欧各国为了解决禽畜粪便处理及饲料动物蛋白缺乏的问题 , 陆续利用禽畜粪便人工养蛆 , 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 目前 , 人工养蛆在中国也并不陌生 , 但养殖技术相对而言较为落后 , 专门从事蝇蛆养殖研究的人员较少 , 且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 。 我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规模化生产蝇蛆的养殖场 , 技术在国内可能属最先进水平 。
在现有的自然资源中 , 规模大、分布广、营养丰富、最容易开发而开发力度欠缺的资源 , 首先应属昆虫资源 。 目前 , 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昆虫资源开发的前期研究及示范工作 , 其中日本已把昆虫资源开发生产列入高技术产业 , 并结合现代先进技术 , 投巨资进行研究 。 在昆虫资源中 , 尤其是家蝇的开发利用最为引人注目 。
一、蝇蛆养殖的特点
家蝇(Muscadomestica)属昆虫纲 , 双翅目 , 双裂亚目、家蝇科 , 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 。 作为养殖开发对象 , 家蝇具有如下特点:
(1)家蝇的生活周期短 ,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每隔14-18天完成一个世代 。 人工饲养家蝇 , 自卵至成熟幼虫只需4-5天 , 比饲养其它昆虫周期要短得多;
(2)家蝇的繁殖能力强 , 每对家蝇一生产卵近千粒 。 若保守估计 , 每只雌蝇产200个后代 , 雌雄比例为1:1时 , 100只雌蝇经过10代 , 家蝇数将达到2万亿亿只 , 这是一个极为巨大的数字 。 这意味着一旦给予家蝇合适的生存条件 , 它们繁殖的数量将十分可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