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人格会影响哪些方面( 三 )



扩展资料:

性格的形成结构及分析:


1、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的性格特征, 即他对社会、对集体、对工作、对劳动、对他人以及对待自己的态度的性格特征 。
性格的态度特征, 好的表现是忠于祖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大公无私、正直、诚恳、文明礼貌、勤劳节俭、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等等;
不好的表现是没有民族气节、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奸诈狡猾、蛮横粗暴、懒惰挥霍、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狂妄自大等等 。
2、性格的意志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节的特征 。 按照意志的品质, 良好的意志特征是有远大理想、行动有计划、独立自主、不受别人左右;
果断、勇敢、坚忍不拔, 有毅力、自制力强;不良的意志特征是鼠目寸光、盲目性强, 随大流, 易受暗示、优柔寡断、放任自流或固执己见、怯懦、任性等等 。
参考资料来源:

影响人格形成及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生物遗传因素
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 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 。 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

(2)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 。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 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

(3)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发现,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 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 。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 做事缺乏主动性, 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
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 让孩子随心所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 。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 。 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 父母尊重孩子, 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 。

(4)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的方式, 教师的品德与性格,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人格发展 。

(5)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 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 。 这是麦肯依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 。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
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 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 。 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 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 。 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 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 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 3.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 人既具有生物属性, 又具有社会属性 。 人在胚胎状态时, 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 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 。 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小到家庭因素, 大到社会文化因素 。 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