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发明,大自然的启示有哪些?( 四 )


人们从大自然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 1、潜水艇是受到鱼的潜游启发而发明、研制出来的.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英国殖民统治者凭藉海上优势,纠集大批战舰,轮番轰击美国海陆军,使美军伤亡惨重.当时美军中有一个名叫达韦·布什内尔的将军,不堪英军的欺侮,决心反戈一击.他一直在苦思冥想:怎样才能炸沉敌舰呢?从空中,无法接近;从水上,无法隐蔽.一次,他走到海边的礁石上,突然看见一条大鱼悄悄潜游到小鱼的下方后,猛地朝上一跃,咬住了一条小鱼.他从这场“海战”中大受启发:能否造条像大鱼那样的船,潜在水中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到英国战舰底下去放水雷,炸它个人飞舰沉呢?鱼在水中自由地上浮下沉是靠鳔,船是否也可以仿造一个“鳔”?从这个思路出发,布什内尔与军事专家们共同研制成功一艘可在水下潜行的机动船,船的底部做一个类似鱼鳔的水舱,水舱内有两个水泵,船在水面若要下沉时,就往船舱里灌水;船要上浮时,就把空气压进水舱,排出船里的水.仿照鱼的鳍,安装了两台螺旋桨,一台管进退,一台管升降.这艘机动船第一次出去就巧妙制服了英国战舰,炸得它人仰马翻.后经逐步改进,就成了现代的潜水艇.

2、 蜻蜓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 , 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 。 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 , 不但可向前飞行 , 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 , 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公里/小时 。 此外 , 蜻蜓的飞行行为简单 , 仅靠两对翅膀不停地拍打 。 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 。 飞机在高速飞行时 , 常会引起剧烈振动 , 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 。 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 , 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 , 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 为了研究滑翔飞行和碰撞的空气动力学以及其飞行的效率 , 一个四叶驱动 , 用远程水平仪控制的机动机翼(翅膀)模型被研制 , 并第一次在风洞内测试了各项飞行参数 。 第二个模型试图安装一个以更快频率飞行的翅膀 , 达到每秒18次震动的速度 。 有特色的是 , 这个模型采用了可变可调节前后两对机翼之间相差的装置 。 研究的中心和长远目标 , 是要研究使用“翅膀”驱动的飞机表现 , 以及与传统的螺旋推动器驱动的飞机效率的比较等等 。
3 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有很多,其中有一种蛇叫响尾蛇,它有一种红外线的眼睛,人类通过这种蛇的眼睛,研制出一种有着响尾蛇一样眼睛的导弹,它的名字叫响尾蛇导弹,因为人类是仿照响尾蛇眼睛制造出来的,所以命名为响尾蛇导弹 。
响尾蛇导弹能和响尾蛇一样,能用"热眼"准确无误的跟踪敌人,直至把敌人摧毁.因为响尾蛇的"热眼"是根据敌人的温度来判断敌人的位置,飞机,战舰,坦克等这些东西,响尾蛇导弹都能准确无误的命中.法国研制的机动式低空近程全天候地空导弹 。 主要用于对付低空、超低空战斗机、武装直升机 , 以保卫机场、港口要地 , 也可用于对付巡航导弹 。 导弹长2.94米 , 弹径0.156米 , 弹重84.5千克 , 发射筒长3.02米 。 战斗部采用破片聚焦型 , 总重13.9千克 , 杀伤半径6~8米 。 动力装置为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 制导方式为全程无线电指令制导 , 作战半径500~8500米 , 作战高度50~3000米 。 导弹具有半越野机动能力 。
4 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 , 如重月纹凤蝶 , 褐脉金斑蝶等 , 尤其是萤光翼凤蝶 , 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 , 时而翠绿 , 有时还由紫变蓝 。 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 , 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裨益 。 在二战期间 , 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 , 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 。 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 , 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 , 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 。 因此 , 尽管德军费尽心机 , 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惹 , 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根据同样的原理 , 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 , 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