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称呼有哪些,100种爸爸的称呼( 二 )


引证:《南史·谢晦传》:“ 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 。 ”
译文:父亲,大丈夫应当横尸战场才对 。
四、阿爹
释义:父亲,过去的时间段内称呼父亲为爹的较多,或者城市工农阶层称父亲为爹的也较多 。
引证:茅盾《春蚕》:“阿爹!妈等你吃中饭呢!”
五、家严
释义:指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
引证:巴金《秋》二三:“大表哥的意思很对 。 我原本也不大赞成家严的主张 。 ”

对爸爸的称呼有哪些? 称自己父亲--家父、老父、家严、先考
尊称别人父亲--尊父、令父、令尊、尊翁、尊公、尊甫、尊君、乃尊、尊大人
自己母亲:家母、家慈
尊称别人的母亲:令堂
父亲的别称呼有哪些? 有前缀的称呼方式
一、以“阿”为前缀的叫法
1、阿父
《南史 · 谢诲传》:“女为彭城王义康妃,……诲女(诲诛)被发徒跣与诲诀曰:‘ 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
2、阿公
对父亲的方言俗称 。 《南史·颜延之传》:“(颜延之)尝与何偃同从上南郊,偃于路中遥呼延之曰:'颜公!’延之以其轻脱,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偃羞而退 。 ”
3、阿伯
对父亲的一种口语称呼 。 清人梁章钜《称谓录·一·方言·称父》:“吴俗称父为阿伯” 。
4、阿耶
《乐府诗集·二五·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 ”清代著名小学家钱大昕《恒言录·三·称父曰爷》条云:“古人只用耶字 。 ……《木兰诗》'阿爷无长男’、'卷卷有爷名’,本当作'耶’字 。 杜子美《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自注云:'《古乐府》不闻耶娘哭子声,但闻黄河之水流溅溅 。 ’即是引《木兰诗》,初不作爷可证 。 木兰诗'爷’字,乃后人所改 。 又杜《北征诗》:'见耶背面啼’,亦不作'爷’ 。 ”今耶则作爷 。
5、阿翁
明代著名小学家方以智《通雅·十九·称谓》中有这样的话:“方言:秦晋陇谓父为翁;今人作书于子,自称阿翁;称人之父曰乃翁 。 ”按,方氏此说有失允当,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有“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乃翁”乃是陆游自指,而非称呼他人之父 。
6、阿爹
《续古文苑·二十·汉·戴良·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伤 。 ”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昌黎集·二三·祭女孥文》:“阿爹阿八,使汝奶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于第四小娘子孥子之灵 。 ”《水浒传》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那后生那里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听这厮胡说!……”
7、阿妈
这是女真人对父亲的口语称呼,在看清代特别是满洲人的小说或者电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的叫法 。 《元曲选·缺名·货郎旦·三》:“阿妈有甚话,对你孩儿说呵,怕做甚么!”
二、以“家”为前缀的称呼方式
这类称呼主要用于和别人说话时称呼自己的父亲,有自谦的意味 。
8、家父
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 。 《太平御览·三四六·三国魏曹植·宝刀赋》:“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三年乃就 。 ”这里的“家父”,是曹植对其父亲曹操的称呼 。
9、家君
既用做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也用做对别人父亲的称呼 。 《世说新语·德行》:“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有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 。 ’”唐朝王勃《滕王阁序》:“家君做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