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是如何促进的( 三 )


社会化 。 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 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 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
教育化 。 使中华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 。 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 。
网络化 。 要把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 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 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 喜爱传统文化, 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 需要具体分析 。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必须坚持——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 必须抓住和利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 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 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 。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改革与发展成果 。 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 。 文化的发展繁荣不仅要体现在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出人才出精品, 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数量增加, 质量提升, 内容充实, 形式多样, 人民群众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 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要推进文化观念创新, 文化内容创新, 文化业态创新, 文化机制创新, 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如何理解文化创新的作用与意义 不知道你是不是写论文, 建议不妨以这样的框架来写: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文化建设:现状、要求、发展方向、特点、目标、实现手段等
2、文化创新:何谓文化创新、目前的特点、国家指导意见、发展方向
3、如何促进:
(1)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文化领域的弊端, 引入文化创新(建议运用个案, 现实中很多新农村农民没有土地后, 过上了“包租公”的生活, 每天无所事事, 打牌赌博吸毒的情况屡见不鲜, 他们缺乏精神文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