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怎么形成的,地球在慢慢靠近太阳吗( 三 )


色球耀斑——太阳的磁场会扭曲, 然后突然变成另一种形态,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可能会有强大的X射线耀斑从太阳表面发射出来 。
图解:这张影像是使用日出卫星的光学望远镜在2007年1月12日拍摄的, 显示出因为磁场极性的不同自然的等离子体连接成纤维的区域 。

磁场环——太阳的磁场延伸到它的表面以上, 它可以被看到是因为大气中的热等离子体沿着磁场线运动 。
黑子——太阳黑子, 这些是太阳表面上被磁场线穿透的区域, 它们的温度比周围的区域要相对低一点 。
日珥——在太阳表面上延伸的明亮特征, 通常呈环状 。
高能粒子——可能有高能粒子从太阳表面爆炸产生太阳风, 在太阳风暴中, 高能质子可以被加速到接近光速 。
X射线——除了我们能看到的波长, 还有来自太阳的不可见的X射线, 尤其是在耀斑期间 。 地球的大气层能保护我们免受这种辐射 。
亮点和短暂的磁区——由于温度的变化, 太阳表面有许多亮点和暗点, 温度随磁场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
是的, 太阳就像一个洋葱, 剥开一层你就会发现更多 。 但在本例中, 每个层负责一个不同的功能, 他们所带来的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和光源, 使我们地球上的生物拥有温暖和光明!

太阳是怎么形成的? 太阳系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 这是天文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这一基础理论搞不清楚, 其他的很多天文学理论就搞不清楚 。 可到目前为止,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科学家们也没搞清楚 。
地球膨裂说认为, 太阳系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 。 46亿年前, 太阳因内部的核聚变而发生爆炸, 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 这些熔融的火球冷却后形成了行星、月亮、小行星、卫星和慧星, 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 一些大的火球在冷却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 形成了球形 。 一些小的火球来不及收缩成球形, 而冷却成了不规则的形状, 形成了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小行星 。 一些小一点的火球由于离大火球较近而被“俘获”, 形成了大火球的卫星 。 一些离太阳较近的行星具有较重的物质;一些离太阳较远的行星, 具有较轻的物质 。 这是因为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具有的液态氢等物质和太阳表面的熔融物质一样, 并且较轻, 而且处在太阳表面, 因此它们在太阳爆炸时获得了较大的离心力, 飞离太阳较远;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具有的岩石、金属等物质和太阳表面下面的熔融物质一样, 并且较重, 而且处在太阳表面的下面, 因此它们在太阳爆炸时获得了较小的离心力飞离太阳较近 。
太阳系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证据:
1、质量守衡
经科学家们观测, 太阳的质量是太阳系质量的99.87%, 太阳系中行星的质量是太阳系的0.13% (1) 。 那么太阳的质量+太阳系中行星的质量=太阳系(原始太阳)的质量 。 也就是99.87%+0.13%=100% 。 这足已证明太阳系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 。
2、角动量守衡
太阳角动量是太阳系的0.73% , 太阳系中行星的角动量是太阳系的99.27%
(2) 。 那么太阳的角动量+太阳系中行星的角动量=太阳系(原始太阳)的角动量 。 也就是0.73%+99.27%=100% 。 这足已证明太阳系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 。
3、能量守衡(转动能量守衡)
因为天文计算中不可能绝对准确, 所以我们可以把天文学家们关于太阳、行星的质量, 太阳、行星的角动量占太阳系的百分比看成是整数 。 也就是把太阳的质量看成是太阳系质量的99.%, 太阳系中行星的质量看成是太阳系的1% 、太阳的角动量看成是太阳系的1%, 太阳系中行星的角动量看成是太阳系的99% 。 这也就是说太阳的质量和行星的质量之比为99/1, 太阳的角动量和行星的角动量之比为1/99 。 这也就是说太阳的质量和行星的质量之比和太阳的角动量和行星的角动量之比互为倒数1/99=1/99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