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班主任沟通技巧( 四 )


1.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 。 专心倾听的基础就是教师必须有倾听的意愿 , 要有强烈听的渴望 。 在交流中教师不能烦躁不安 , 不要背对学生 , 或是一边忙着别的事情一边听 。 要让学生知道你对他们的话感兴趣 , 一定要让你的面部表情 , 眼神以及身体的姿势及声调全部在与学生进行适当的感情和意义的交流 。 专心听的目的是表达教师愿意倾听及接纳对方 , 促使对方与自己建立信任感 。 专注技巧包括以下语言和非语言技巧:(1)维持良好的视线接触 , 但不宜瞪眼直视 , 令对方感到敌意或受到惊吓;(2)轻松自然的身体姿势 , 表示愿意倾听并鼓励对方谈话;(3)双方保持适当的距离;(4)上身稍微前倾 , 以表示对对方的专注和有兴趣继续倾听;(5)用非语言信息传递接纳的态度 , 如微笑、友善而放松的面部表情;(6)用适当而简短的反应表达尊重、了解的态度 。
2.简述语意 。 语意就是语言的意义 , 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 包含(1)理性意义(基本要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 (2)非理性意义: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 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 对于学生 , 要用简洁扼要的语言 , 把对方的主要观点和对他们的理解概括地复述出来 。 这样可以让双方加深印象和了解 , 让对方感觉到他是被接纳的 , 从而增加彼此的信任 。
3.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 。 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说话时的体态、动作、语速及声调的变化、面部表情、谈话中的停顿和其他一切能传递重要信息的细节 。 有时候学生的一系列表情动作反应完全不同于他的语言所表述的意义 。
因此 , 你要特别留心学生非语言的暗示和行为 , 尽量去领悟隐藏在学生话语背后的感受和意义 。
4.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谈话 。 在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 ,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 开展讨论辩论和进行争论 。 强烈的表达欲不仅可以刺激学生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而努力学习 , 还可以消除因精神压力而造成的紧张 。 不管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 不管学生的话语在教师看来是如何的不合逻辑和不合现实 , 都应该让他们将自己的“幼稚”和“错误”表达出来 ,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其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 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更有效的教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