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日光温室丰产栽培黑莓技术( 二 )


温、湿度管理
黑莓要求7.2℃以下温度经过1000h才能通过自然休眠 。 因而, 在11月中旬就应扣膜上草帘, 使温室内不见光, 夜间打开全部通风口, 将温室内温度调控在-2~7.2℃, 这样既能增加低温量又能保护植株不受冻害 。 经过30天左右, 即12月中旬便可逐步升温 。 白天先揭起1/3草帘, 5天后白天揭起2/3草帘, 再过5天后白天全部揭起 。
从升温催芽时开始, 第一周要实行低温管理, 白天保持20℃左右, 夜间10~15℃, 以后逐渐升温, 一直到萌动发芽为止, 白天可升到28~30℃, 夜间保持15~20℃, 最低不低于5℃ 。 此期是黑莓生育期中需水最多的一个时期, 需充分灌水, 一般以30mm的水量灌溉2次, 并把温室的门窗紧闭, 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 。 若白天湿度低时可用喷雾向枝蔓喷水, 使其处于一定程度的高温、多湿的条件, 促芽早发 。
新梢生长初期, 实行低温低湿管理 。 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保持15℃, 最低不低于10℃ 。 在严格控制灌水的同时, 也要严格控制空气湿度, 保持60%左右 。
开花前后, 需要较高的温度, 白天要保持28℃左右, 夜间16~18℃, 最低不低于15℃, 空气湿度保持在50%左右 。
幼果膨大期, 白天温度保持25~28℃, 不超过30℃;夜温可保持在18~20℃, 但不要超过20℃ 。 湿度管理可任其自然 。
浆果着色成熟期, 要加大昼夜温差, 提高糖分积累, 白天28~30℃, 夜间16~18℃或更低 。 补光与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光照不足, 光质差是冬暖式日光温室栽培黑莓存在的普遍问题, 因而要补充光照, 在坐果前每天补充1h, 坐果后每天补充2h, 补光可使用日光灯, 灯距树体50cm左右 。
补充二氧化碳气肥是黑莓保护地栽培中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的一项技术, 增产幅度一般都在25%~30%之间, 尤其对日光温室生产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最佳时间, 一般在日出后不久, 即1月下旬至2月下旬为8时, 3~4月为6时30分至7时, 5月为6时左右 。 施用时期以果实迅速膨大期效果最好 。 施用浓度一般在1000υL/L左右, 释放量过大会危害叶片, 发生焦边现象, 不利于光合作用, 并对人体健康有害, 另外, 进行二氧化碳施肥的温室, 白天的温度相应提高3~4℃, 夜间的温度变幅要略微加大, 上半夜略高, 下半夜略低, 以提高施肥效果, 多云、寒流、阴雨(雪)天气, 因温度低, 光照差, 光合作用弱, 一般不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
花果管理
黑莓开花前两天在温室内放蜂已备花期授粉, 提高座果率, 在初花期喷0.5%的硼砂加0.2%的尿素;盛花期喷5~10mg/L的赤霉素加0.2%磷酸二氢钾, 均可提高座果率 。 同时花期疏除过多花穗, 落花后1周疏果, 每穗留果20~30个, 最多不超过40个 。 为防止采前落果, 可在采前30天喷2次70mg的萘乙酸, 能有效的减轻落果, 在果实转黑期, 温室内地面上全部铺设反光膜, 有利于提高地温, 降低棚内湿度, 促进果实发育, 提高着色, 使果实提前成熟6~8天 。 果实膨大期喷施0.5%的葡萄糖液, 能显著提高果实糖度, 降低酸度, 增进果实品质 。 果实成熟前10天疏除树冠上部遮光严重的旺长新梢, 以利于果实着色, 这样处理的果穗果实大, 色好质佳 。 每667平方米产量控制在2000kg以内, 每年都丰产稳产 。
病虫害防治
利用温室栽培黑莓病虫害相对较轻, 萌芽前喷1次5°Be石硫合剂, 若出现灰霉病和根腐病, 可用1000倍速克灵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防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