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孩子如何教育,离婚后应该如何教育孩子( 二 )


三 、简单粗暴不可取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 , 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 动不动就又打又骂 , 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 , 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 , 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 。 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 , 不愿回家 , 便到外面寻找“温暖” , 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 因此 , 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 , 要注意正确引导 。
四 、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失去配偶之后 , 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 , 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 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 , 特别是在学业上 。 但如果期望值过高 , 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 。
五 、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单亲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 , 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仙向、忧郁、自卑 , 甚至孤僻 。 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 , 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 , 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 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 ,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 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 , 不要逃避社会 , 要主动与人交往 , 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 六 、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 , 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 没有父亲男孩或母亲的女孩 , 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 。 所以 , 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 , 给孩子适宜的影响 , 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 , 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 , 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 与此同时 , 教师的作用亦是不可忽视的 。
以“离婚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为课题做过专门研究的北师大儿童心理学研究所在研究中发现 , 单亲家庭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 , 在父亲和母亲离异后逐步产生良好适应的重要原因 , 是学校教师的工作 。 为此 , 中小学教师 , 应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 。
如何妥善有效的完成这一重任 ,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 我们制定了以下方案 , 有的放矢地保护和教育他们 , 给他们更多的爱 , 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班级集体的温暖 。

1.建立单亲子女档案 。 了解和掌握各班单亲子女人数 , 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 , 单亲的原因 , 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
2. 采用一帮一结对子 。 教师及一部分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 , 主动找他们谈心 , 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 , 帮助他们打消其自卑的心理 , 孤独心理 。
3.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 , 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 。 和家长们促膝谈心 , 讲清情理 , 往往是因为家庭的具体原因忽视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 , 对子女放任自流 , 认为有学校教育 , 家里就可以不管了 , 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 , 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 , 培养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
4. 严格合理 , 培养其自立精神 。 首先 , 让他们清楚知道 , 克服自身弱点 , 是自强、自立的基础 , 其次 , 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 , 再次逐步培养他们自立精神 , 使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在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 , 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 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 , 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 , 要动之以情 , 晓之以理 , 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 , 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 。 一句话 , 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 , 任重而道远 , 唯有不懈的努力 , 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