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知识|如何分辨和田玉,和田玉最简单鉴别方法( 六 )



感温度:和田玉的导热系数偏小 , 传热不好 , 会使人感觉温润(不那么凉) 。 而一般石英质和碳酸质岩石、玻璃等导热系数大 , 用手背试一下 , 玉温而玻璃凉 。

看水头:水头指的是玉的透明程度 , 玉中的透闪石含量大 , 结构细 , 杂质少 , 吸附水多 , 玉质透明度好 , 水头足 。

看油头:油头指的是光泽油润程度 。 玉中的透闪石呈纤维状交织结构 , 抛光后的表面呈高低不平状 , 光线进入玉石会产生漫散射 , 表面呈散反射 , 使玉石看起来内部通透、晶莹 , 表现在外部 , 观感油亮润泽 。 油头好与表面抛光有关 , 抛玻璃光有利于表现水头 , 抛柔光有利于表现油头 。 好玉的油头大 。

观皮色:玉石表皮往往会有不同的皮色 , 籽料加工有时会留有原来外皮的颜色 , 有枣皮红、秋梨黄、荸荠褐、烟油黑、芦花白 , 这些皮色是玉工留下来配合图案(巧色、俏色)或证明本品确是籽料的(有皮色是籽料的一大特点) 。 去掉外皮的玉器 , 有时候会留下一些深入玉肌的“皮根子” 。 古玉埋地出土之后 , 会有多种沁色 , 表皮会有风化侵蚀后的变色 。 有的玉器经过染色改变了原有的颜色 , 有的人故意在新玉上加色作旧以充古玉 , 会留下酸蚀火烤上色作皮的痕迹 , 需要认真辨别 。 观皮色可以初步确定是不是古玉 , 是籽料还是人工作色 , 是不是作假 。

看橘皮:在玉器的表面 , 用肉眼或用放大镜可以看到 , 如同橘子表皮那样的皱纹、斑块和高低不平的现象 。 有的橘皮比较明显 , 斑纹大突起高 , 但有的橘皮很小很细 , 不用高倍放大镜迎光仔细搜寻很难辨别 。 橘皮的形成是因玉石内部结构不均匀、玉质各部硬度不一样 。 经过琢磨抛光之后 , 致密坚硬的部分不易磨损而突出表面 , 这种因为透闪石微晶纤维交织结构导致玉石抛光后形成高低不平的现象 , 成为软玉的一个特征 。 橘皮突起的部分 , 往往是结构致密的透闪石团块 , 而凹下的部分是结构较松的部分 , 它的皱纹斑块和扭曲的特殊形状 , 反映了玉石内部微晶纤维交织结构的微观本原 。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怎么辨别真假和田玉? 您好
中国的软玉主要分布在新疆的昆仑山、天山和阿尔金山三大矿区 , 历史上的和田玉就产在新疆 , 因此这一沿袭下来的名字现在常被人用来特指新疆的软玉 。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 。 另外在九十年代 , 中国又在青海省的格尔木的西南发现了软玉矿 , 并已形成规模开采 。 近年在辽宁岫岩也找到了透闪石成分的白玉 , 但还未进入规模开采 。
2. 和田玉的分类按和田玉的产出分 , 自古以来就分为山产和水产两种 。 水产的称为子玉 ,  山 产的叫山玉 。 当地采玉者则根据和田玉产出的不同情况 , 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种 。 山料又名山玉 , 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 。 山料的特点是块度的大小不一 , 呈棱角状 , 质量常不如子玉 。 山流水是指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 , 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 。 其特点是距原生矿近 , 块度较大 , 棱角稍有磨圆 , 表面较光滑 。 子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 。 其特点是块度较小 , 常为卵形 , 表面光滑 。 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 , 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