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骆驼祥子作者介绍150字( 三 )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 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 。 好景不长, 因虎妞死于难产, 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 。 至此, 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 。 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 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 。 连遭生活的打击, 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 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 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 他厌恶拉车, 厌恶劳作 。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 。 为了喝酒, 祥子到处骗钱, 堕落为“城市垃圾” 。 最后, 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 。 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 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骆驼祥子作者是谁? 1、解答:

《骆驼祥子》作者原名舒庆春 。

2、拓展: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原名舒庆春, 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字舍予 。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 父母为他取名“庆春”, 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 上学后, 自己更名为舒舍予, 含有“舍弃自我”, 亦即“忘我”的意思 。 信仰基督教,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 老舍的一生, 总是忘我地工作, 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 1966年, 由于受到恶毒的攻击和迫害, 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谁 老舍(1899年~1966年), 京派代表, 享年66岁,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姓氏要一拆为二), 满族, 北京人 。 笔名有“舍予”、“老舍” 。 曾经担任山东大学等名校教授 。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 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 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 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 告诫人们, 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 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 《骆驼祥子》问世, 被译成十几国文字, 产生较大影响 。
1934年夏到山大任中国文学系教授 。 1936年夏辞去教职, 专事文学创作 。 抗日战争爆发后, 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 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 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 期满后, 留美写作 。 1949年底返回北京 。 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 1966年被“四人帮”残酷迫害, 跳湖自尽 。
老舍的一生勤奋笔耕, 创作甚丰 。 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 短篇小说集《赶集》等 。 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 写了在底层生活者的悲惨生活, 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 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 。 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 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 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 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 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 散文杂文集《福星集》, 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 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 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 爱憎分明, 有强烈的正义感 。 人物性格鲜明, 细节刻画真实 。 能纯熟地驾驭语言, 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 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 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 赢得了人民的喜爱,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