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商标 海外商标的布局与保护( 五 )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先适用的原则。对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先申请的商标进行初审并公告。申请日期是决定同一近似商标能否注册的关键。对于首次申请的商标,可以采用《巴黎公约》规定的优先权原则——如果任何公约成员国的申请人在首次申请商标注册后6个月内向另一成员国申请商标注册,则其他成员国应以申请人的首次申请日期为申请日期,这意味着它们拥有优先权。在优先权期间,即使任何第三方申请或使用该商标,申请人仍因优先权而获得商标专用权。申请人可以根据国内商标的申请日期,在规定的期限内在其他国家主张优先权。

谁来处理海外商标?谁啊。
境外商标的保护内容、保护区域、起始注册时间确定后,将进入实施阶段,接力棒由企业交给代理机构。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在海外商标保护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熟悉企业业务的总代理与目的国律师事务所合作完成的。
企业检查的重点是专业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工作态度积极、收费良心合理的机构。对于合作机构来说,了解国内企业的思维模式、沟通方式、支付理念也很重要。选择了解目的地国商标法律制度、有丰富当地经验、了解国内客户实际需求和支付方式的代理机构,将进一步控制费用。
申请人在选择境外商标业务总代理时需要做足功课,避免在案件流转和收费上被目的国代理机构牵着鼻子走,失去案件的主导地位和控制案件的进展,成为目的国律师事务所的“麦克风”和“传承者”。
此外,选择在具体委托事务中具有核心竞争力、自主决定海外合作律师事务所的代理机构,也是保证专业水准和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比如有的代理机构虽然规模较大,但并不都是专门从事海外商标法律业务;一些大公司通过与海外律师交换案件来处理国内申请人的案件。在特定利益背景下,在处理特定案件时,尤其是遇到审查意见、驳回、异议、诉讼等法律障碍时,能否以国内客户的利益为行动方向,立场公正,费用合理,也是国内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进行海外商标注册程序?怎么做?
在实践中,即使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海外商标注册过程中,一些地区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审查意见、驳回等法律程序。在这些情况下,代理机构需要及时与客户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法律建议。对于一些复杂疑难案件,代理机构需要在出具法律意见前和具体案件办理过程中与所在国的审查员进行沟通,争取最大的机会克服法律程序的障碍。对于一些急需授权的商标注册申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一些国家特有的加速程序解决。比如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欧盟都有相应的商标审查加速程序。
海外商标的法律保护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起步容易,但做好很难,没有问题也没有遗憾,申请人很难完全控制和处理。贸然委托代理机构申请注册,将面临更高的成本、无尽的时间成本,以及申请人无法承受的持久风险和缺陷,将海外商标布局带入无限循环。这样的案例在海外商标保护实践中并不少见。因此,作为国内申请人,有必要咨询和帮助海外商标保护专家。

注册后如何管理海外商标?怎么做?
商标在海外获批注册后,并不是无忧无虑,万事大吉,需要做好后期管理。具体来说,商标注册后的管理可分为日常维护、规范使用、预警监测和迭代更新四个方面。
1.海外商标注册后的日常维护:
企业需要做好海外商标的日常维护工作,记录一些国家的有效日期、续展期限和特殊期限。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10年有效保护期,有的自申请之日起,有的自注册公告之日起,并可在商标有效期届满前续展。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国家采用7年有效期,有的国家采用15年有效期,还有的国家采用当地历法计算续保时间。比如沙特阿拉伯采用伊斯兰历,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大致相当于公历的9年8个月到9年9个月。具体时间需要视情况而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