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创新机制 拓展产业融合深度——浙江省缙云县舒洪黄龙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

【示范园概况】缙云县舒洪黄龙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用地面积24.2平方公里 , 利用山水田园景观等自然资源禀赋 , 分成北部和南部两个功能区 , 科学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 , 其中北部功能区打造农业与科创融合片、农业与休闲融合片 , 南部功能区打造农业与美丽乡村融合片、农业与文创融合片 , 形成功能清晰、生态高效、特色鲜明的“一轴、两区、四片”空间格局 , 逐步建成“特色多样、舒适样板、体验典范、乡愁榜样”的功能拓展型示范园 。
缙云县舒洪黄龙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创建过程中 , 积极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 , 创新投融资方式 , 优化社会化服务 , 强化人才智力支持 , 拓宽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 加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有效推动示范园内产业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 , 尤其是乡愁产业富民惠民成效显著 , 其实践经验通过省委改革办《领跑者》在全省复制推广 。
一、主要亮点
(一)智慧农业加速前行
黄龙农庄依托浙江大学技术优势和民营资本力量 , 实行“高校+企业+农户”三方紧密合作产业化的经营模式 , 打造“智慧农业” , 培育建成集种子种苗研发组培、种植、农产品加工、保鲜及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特色庄园 。农庄建设450亩生态农业特色庄园试验基地 , 推广农业新技术和生产经营新模式 , 构建科技农业研发服务展示平台 , 建设特优农产品质量安全二维码追溯系统 , 通过感知设备、通信网络、防伪标签和二维码等设备技术 , 为特优绿色农产品建立数字“身份证” , 对农资使用、种植过程、质量检测、加工运输等环节全流程详细记录 , 实现特优绿色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通过与北京天星航天育种技术开发中心签订协议 , 共同打造中国空间院晨龙航天育种基地 。目前利用太空蔬菜种子已成功培育出青椒、西红柿、黄瓜、茄子、丝瓜等多个系列20多个新品种 , 并积极向农庄周边农户开展产业推广 , 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推广到田间地头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二)生态价值转化不断升级
依托舒洪镇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立足“山水城田文麦”独特资源优势 , 不断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创新采用“削峰填谷”开发模式开展土地整治 , 打造全县首个采用低丘缓坡方式开发的昆洪垦造耕地项目 , 比传统开发模式净增70%的土地资源 , 新增“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1300余亩集中连片的耕地 , 有效解决了占补平衡问题 , 成为新时期全省水田开发新样板 。通过种植908小麦及芥菜 , 为缙云爽面、缙云烧饼提供优质原材料 , 保持缙云爽面原有风味 , 提升缙云爽面品质 , 助力缙云爽面实现产值2.2亿元、缙云烧饼实现产值24亿元 , 带动爽面、烧饼相关产业2.8万人就业 。连续两年在小麦种植区举办主题为“风吹麦浪 律动舒洪”的特色麦浪乡村音乐节 , 极大地促进了缙云旅游品牌提升 , 打造了流“金”溢“价”的“山水田园麦香小镇” 。
(三)农旅融合不断深入
黄龙农庄致力打造沉浸式服务 。吃精品 , 邀请缙云顶尖的烧饼师傅常驻 , 以传统工艺手工制作最地道的“缙云小吃鸳鸯配(烧饼+馄饨)”;摘精品 , 百余亩连栋大棚内的水果 , 都采用高架无土栽培技术 , 远离激素农药 , 自然成熟 , 绿色无公害 , 实现“绿色、安全” , 即摘即吃;玩精品 , 20米高的鸟巢中的亲子乐园、果园里的水上世界、密林内的拓展运动等多项活动串联 , 实现365天全年畅玩;学精品 , 结合景区航空航天资源 , 通过高新科技产品的演示、航空航天科普展示、参与科技体验 , 触发青少年学科学的兴趣 , 培养创新精神 , 探索科普工作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赏奇石 , 全新打造灵璧石文化园 , 营造一石一景 , 通过开展独特的研学活动 , 加深青少年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 , 认识自然和社会 , 在阅览风土人情中提升认知 。

推荐阅读